第23章 天赐一笔
磁铁,又叫吸铁石。
是一种奇妙的自然造物,种类很多。
早在战国时期,古籍上就有了关于磁山的记载。
咱老祖宗在了解到磁铁的特性后,发明了一种很了不起的东西,取名“司南”。
司南应用广泛,比如祭祀、礼仪、军事、占卜、风水和确定方位,时至今日都具有重要作用。
小时候玩过磁铁的都知道。
两块磁铁靠的近了,就会产生强大的吸力,从而紧紧的扣在一起。
如果中间有其他东西阻隔,也不耽误磁性发挥作用。要是磁力大的话,甚至能将中间的东西挤碎。
姚小虎口中的子母磁,实际上就是一种罕见的磁铁。
这种磁铁具有一个特性。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子母磁都是成对出现,分为子磁和母磁。
子磁和母磁不会和其他金属或是磁铁相吸,唯有遇到另一半时,才会展现出强大的吸力。
姚小虎推下山坡的磨盘,乃是一块子磁。
至于它沉入流沙泽中,为何能出现那么大的效果。
追其根源,是因为另一半母磁,就在流沙泽下的墓室之中。
两磁相吸,力道倍增。
硬生生的压塌了墓室的一角。
黄沙如水,稀疏灌入陵墓外围的瓮城之中。
瓮城本是用来挡住盗墓贼的外围机关,没想到误打误撞,反而成了引流黄沙的河渠。
所以说,子母磁是打开这座古墓的唯一钥匙。
称之为“陷地成门,分沙定穴”,也不过分。
只是姚小虎这一脚踢的有些偏了,没有将子磁踢到主墓室的正上方。
而是拐到了一处耳室的上面。
不过这也无伤大雅,看样子整个古墓的面积也不是太大,估摸着一夜之间也能探查完毕。
我连连惊叹于这种开墓手法的神奇。
又觉得这未免也太过巧合了。
为何古墓之中会有一块母磁,而子磁又恰好在姚小虎家里,还被做成了磨盘。
我们三人顺着山坡往下走,距离古墓还有一段距离。
就是这段时间,姚小虎给我和大嘴,讲起了关于这个磨盘的故事。
当然,这也是姚小虎的爷爷告诉他的……
……
说起这子母磁磨盘,真可谓是来头不小。
想要把这事讲明白,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民国时期的北派盗墓能人,名叫王乙。
后世称他为“死后得名,天赐一笔”。
行里无论南派北派,见到他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声,十八爷。
王乙生于清朝末年,祖上十八代都穷的叮当响,等到了他这一代,家里家外、上上下下,穷的就只有一条裤子。
赶上哪天谁上街,谁就穿着唯一的裤子出门。
没裤子的人就躲在家里,不能见人。
要说穷到这种程度,生了孩子就是负担,养都养不活,还哪有心思给孩子起名字。
所以王乙的上面,大哥叫王老大,二哥叫王老二,等到了王乙出生的时候,按照排序,人们都叫他王十八。
至于他上面到底有几个哥哥,谁也说不清楚。
可能是他爹不识数,也可能是他娘真能生,不管怎样,反正王十八的名号就被这么叫起来了。
王十八从小一天饿三顿,三天饿九顿。讨饭吃泔水如果吃到一丝儿肉,那都算是过年了。
就这样浑浑噩噩,食不果腹,时间就来到了民国初年。
成年后的王十八,体格高瘦,弱不禁风。
也不知怎地,该着他时来运转,一次机缘巧合机会,竟让他得了半本残书,名曰《门方六要》。
《门方六要》分上卷偏门,下卷偏方,王十八只得上卷,乃是偏门四要。
他常年在牌楼底下讨饭,日子久了,也跟算命先生学过几个大字。
他翻看残书粗略一看,书中尽是些奇淫巧技、鬻良杂苦之法。
待到细读之后,王十八只觉此书无比阴邪。
只因书中记载,偏门共分上、下、内、外四大纲目。
上,讲得是登堂入殿,霍乱朝纲;下是压榨良民,挫骨取利;内是唯我唯一,无视生灵;外是为己所用,暴敛天下。
换做一般人,得此残书必定误入歧途,为祸一方。
可王十八不同。
他自幼尝遍人间疾苦,心底仍留一丝善念。
几番研读之后,王十八并未被书中内容蛊惑,反而学了一身过人技法。
时逢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有道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百姓流离失所,冻死饿死之人不计其数。
王十八身怀绝技,可不以计压人,反而下定决心要救济万民。
救人之事,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说说就可以。
救人就是救肚子,喂饱五脏庙,这都需要钱,可是钱从哪来?
王十八想过劫富济贫,可那富贵人家哪个不是高墙深院,门丁无数。
自己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恐难全身而退。
于是他打定主意,决定盗挖古墓。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挖墓掘冢,都是极损阴德之事。
王十八暗暗发誓,自己盗墓也有六不盗。
即为,清廉好官不盗,善人君子不盗,妇孺长者不盗。
他专门挖那些豪绅权贵,贪腐恶人之墓。然后将墓中金银变卖,换成粥食接济百姓。
一连接济了几年后,有一天,王十八忽然之间,就消失不见。
有人传闻,说看到王十八去到安东某地的深山之中,死在了一座大墓里。
众人听后,唏嘘不已。
众多灾民百姓为了纪念王十八,按照他生前遗愿,用他留下的一块怪石,在其老家立了一个无字碑。
王十八的老家,正是现在的昭乌达盟。
那座无字碑立于黄沙之中,任由风沙侵蚀。
至于为何如此。
王十八曾言,自己因为家里排行十八,才叫王十八,乃是一个有姓无名之人。
活着的时候又挖坟掘冢,做了损阴德的勾当,所以立个无字碑,是想让自己的功过是非,皆由天定。
何为天定?
百姓不解。
日子一久,众人才发现。
烈风卷着黄沙,每每吹过无字碑,都犹如天公执笔,在碑上描摹刻画,多年后,竟真出现一个字。
乃是一个“乙”字。
甲为十大天干之首,意为一等一。
乙,次之,但也是极高评价。
众人看后,不由称奇。
故而,王十八才有了“死后得名,天赐一笔”之称。
人们也再也不叫他王十八,而是改叫他王乙。
“南驸马,北十八,中原两个扛枪的娃。”
这句民谣中的北十八,说的就是北派王乙,行里人称十八爷。